2025年8月26日,福建坤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603826)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。報告顯示,坤彩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.72億元,同比增長7.61%;歸母凈利潤4941.18萬元,同比增長11.93%,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611.73萬元,同比增加16.09%;基本每股收益為0.0754元。整體業績呈現穩健增長態勢。
從具體產品來看,珠光材料作為核心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.41億元,二氧化鈦實現營業收入1.13億元,氧化鐵實現營業收入920.65萬元,鈦白粉、氧化鐵、珠光材料等業務的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。
坤彩科技指出,盡管鈦白粉、氧化鐵和珠光材料業務收入整體上升,但由于鈦白粉市場價格整體下行,導致銷售毛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270.40萬元。此外,因銷售收入增長,相應稅金及附加同比增加147.70萬元。存貨類資產減值損失受鈦白粉市價影響,同比增加400.76萬元。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現積極,財務費用同比大幅減少1326.02萬元,主要因利息費用減少482.13萬元,同時匯兌收益增加707.39萬元。受遞延所得稅暫時性差異影響,所得稅費用同比減少933.83萬元。
綜合上述因素,本期利潤總額同比減少407.61萬元,但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526.22萬元,顯示出公司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經營韌性和盈利能力。
當前全球珠光材料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,隨著默克、巴斯夫、CQV等國際主要生產企業相繼出售其珠光材料業務,坤彩科技已成為推動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,逐步確立了其全球珠光材料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。
核心競爭力方面,公司全資子公司正太新材實現了二氯氧鈦、三氯化鐵等關鍵原材料的自主生產,構建了穩定可控的供應鏈體系,為公司中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這一能力不僅顯著提升原材料供應的安全性,也為后續技術迭代與業務拓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技術層面,公司依托全球首套鹽酸萃取法二氧化鈦工藝,持續推進產能擴張與產業鏈延伸。其首套萃取法氯化鈦白生產線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并進入國際市場,產品獲得杜邦、PPG等國際頭部客戶認可,并進入比亞迪、特斯拉等企業供應鏈。在歐美環保政策趨嚴的背景下,公司的綠色工藝優勢進一步凸顯。
在碳中和背景下,公司積極踐行低碳發展理念,成立粉末涂料應用中心,打造“研發測試-工藝優化-應用創新”一體化平臺,推動綠色涂裝發展。報告期內,公司核心產品珠光顏料通過SGS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查,成為全球珠光材料行業首家公開披露產品碳足跡信息的企業。
市場與品牌建設方面,坤彩科技積極拓展全球影響力,通過參與歐洲涂料展、日本CITE化妝品原料展、中國PCHi展會及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等國內外重要行業展會,全面展示創新產品與技術實力。同時,公司借助公眾號、視頻科普等新媒體渠道,多維度傳遞綠色制造與低碳應用理念,有效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和美譽度。
未來,坤彩科技計劃建設年產80萬噸高端二氧化鈦及80萬噸高端三氧化二鐵項目,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綜合性高端材料供應商。通過不斷豐富產品矩陣、延伸產業鏈條,公司能夠廣泛覆蓋下游多個應用領域的不同層次需求,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產品與服務,顯著增強與經銷商及終端用戶的合作黏性,為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提供支撐。
坤彩科技將持續深化"珠光材料+氯化鈦白"雙輪驅動戰略,通過拓展應用場景與強化技術壁壘雙軌并進,鞏固行業領先地位。公司正加速推動產品序列向多元化延伸,覆蓋涂料、塑料、紡織、電子等傳統領域的同時,深度布局低空經濟、人形機器人、3D打印耗材等新興場景,并依托自主研發的鹽酸萃取法工藝,持續投入鈦、鐵基無機物及氧化物在日化、功能性材料等領域的研發創新,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。
此外,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董事職務調整,免去謝超董事職務,選舉謝晉為新任董事。同時,為順應新修訂的《公司法》要求,公司取消了監事會設置,將其職權轉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行使,進一步優化了公司治理結構,提升了決策效率與合規管理水平。